科学研究

俄语系教师参加“文学与流动性”全国学术研讨会

日期: 2023-04-29

2023年4月21日至23日,由《外国文学》杂志主办,山西师范大学十大信誉赌博官网平台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联合主办的“文学与流动性”全国学术研讨会在山西太原召开。我院俄语系李莎老师、张猛老师参加了此次会议并作了精彩发言。

李莎老师担任“流动性与城市、交通、技术、媒介”分论坛主持人,并以“以出去的方式回归——玛丽娜·茨维塔耶娃长诗《小巷》中的城市空间与文化权力”为题作了发言。李莎老师指出,长诗《小巷》是茨维塔耶娃离开俄国前的最后一部作品,在她的创作生涯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小巷》不仅可以看作是后续大型长诗作品《美少年》的情节预演,更是茨维塔耶娃对城市空间流变和大规模文化移民等现代经验的思考凝练。通过对俄国民间壮士歌《多布雷尼亚与玛琳卡》的故事改编,茨维塔耶娃试图以咒语与施魔为隐喻,验证言语能力对于空间移动的作用限度,进而探寻在改变了的新城市空间中保存文化传统的可能性,并对文化流亡这一当时主流选择表达了悲观预判。

张猛老师担任“流动性与文学形式及功能”分论坛主持人,并以“本雅明的‘莫斯科之旅':媒介理论与俄罗斯先锋派的实践”为题作了发言。张猛老师认为,在与戏剧家特列季亚科夫及《列夫》群体、导演维尔托夫、普多夫金、爱森斯坦等人的交流中,本雅明重新考察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在社会主义革命中改变艺术作品、生产机器和写作技术之手段的思想。俄国先锋派在文艺创作中对新型媒介工具如广播、报纸和电影等的运用给本雅明留下了深刻印象,认识到大众传媒手段的运用对无产阶级革命的重要性。随后在30年代与布莱希特的交往中,他又深入研究了先锋剧作家特列季亚科夫的写作原则,运用布莱希特的广播和史诗剧理论,建立起自己的媒介理论。本雅明在《作为生产者的作者》《论史诗剧》等作品中的论述,也为俄罗斯先锋派的实践增加了新的权重:左翼的文艺革命不仅代表艺术家在文艺观点上的创新,还首先是“无产阶级气质”引领下生产工具的变革。

两位老师的发言内容详实,引起与会学者们的广泛关注。此次参会不仅展示了我院青年教师的优秀科研水平,也增进了与业界同行学者们的学术交流。


供稿:俄语系

编辑:刘军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