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赵蕾莲教授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全集》德译汉与研究”首场海外学术报告会成功举办

日期: 2023-06-30


6月28日晚,为了加强中外学术交流合作,拓宽课题组成员与国内其他师生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领域的学术视野,由赵蕾莲教授任首席专家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全集》德译汉与研究”(项目号:21&ZD279)课题组成功举办首场海外学术报告会:“贝尔格大街19号,过去与现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创建历”。奥地利维也纳“弗洛伊德博物馆”文学与文化领域负责人达尼拉·芬奇(Daniela Finzi)女士担任主讲人。其他三位子课题负责人、课题组全体成员以及来自全国各高校的50名专家、硕士生与博士生通过线上Zoom平台齐聚云端,共襄学术盛宴。本次报告会由赵蕾莲教授主持。

首席专家赵蕾莲教授热情洋溢地介绍达尼拉·芬奇女士的学术背景与成果。这位文学和文化学者多年来任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博物馆负责人、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私募基金会董事会成员、文化学协会文化分析工作领域成员以及 弗洛伊德著作以及维也纳跨学科评论主编评委会成员,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此外,赵教授还介绍了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全集》德译汉与研究的总体情况、课题组成员优势、立项的里程碑意义和未来目标。

芬奇女士的报告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主要介绍弗洛伊德与精神分析相关的个人经历,第二部分介绍博物馆的历史与现状。她借用福柯的话语范畴,介绍弗洛伊德作为精神分析话语的创立者的重要意义。她生动地回顾了弗氏在维也纳贝尔格胡同19生活长达47年的重要人生瞬间,尤其重点论及他在此建构精神分析的历程。其次,报告人列举弗氏精神分析学说中的几个重要概念,如移情失误记忆障碍等。她阐述弗氏精神分析理论两大构成即潜意识与人格结构理论的创新性和重要意义。她强调,弗氏在著作中很少使用拉丁语或希腊术语,其灵感主要来源于德语中用复合词表达的丰富概念。正因为他使用的外来词相对较少,所以他的论述语言清晰易懂。她还以俄狄浦斯情结为例阐释文学对精神分析的重要作用。她介绍弗氏幸福的家庭和善交友的特点,弗氏与友人的书信就达两千余封。弗氏罹患口腔癌,在20余次痛苦的手术经历中体现顽强的意志力。为免遭纳粹迫害,弗氏被迫于1938年离开老宅,流亡伦敦,翌年九月溘然长逝。她指出,弗氏开创了反思人类情感和梦的方式,是二十世纪西方世界思想的核心。她还介绍博物馆艰难建馆、1971年对外开放和修缮过程,展示博物馆内部装潢和藏品。她尤其饶有兴致地介绍,馆内图书馆收藏弗氏著作不同语言的译本,包括中文译本,这引起参会人员极大兴趣。

Daniela Finzi做主题报告)

(弗洛伊德和女儿安娜·弗洛伊德)

(流亡时期的弗洛伊德)

(1938年和2020年的贝尔格大街19: 弗洛伊德博物馆)

(弗洛伊德博物馆内部:因弗氏流亡时带走全部家具,因此室内大多用照片墙取代家具摆设)

芬奇女士回答了课题组成员关于弗氏著作中常见的概念问题和弗洛伊德学说与女性主义关系问题。她表示,《弗洛伊德全集》的德译汉工作规模庞大、耗费时间长,但同时具有里程碑意义。她代表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博物馆,愿意为本课题组提供文献支持,并衷心期待《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全集》德汉直译版成功面世。

赵蕾莲教授代表全体课题组感谢芬奇女士百忙之中精心准备本场学术报告,帮助课题组成员更加全面了解弗洛伊德。赵教授表示,芬奇女士的讲解内容丰富,信息量大且专业性强,有助于课题组开阔国际视野,更好地理解、翻译和研究弗洛伊德。本课题将继续响应国家深化文明交流互鉴,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号召,举办多场国际学术活动,为融通中西文明搭建学术平台。

(部分参会成员合影)


撰稿:郝珍珍 胡曦文

编辑:杨连娇